打假指望王海们不如靠大数据
来源:www.mssb.cn 发表日期:2016-11-22 已有250人次阅览
上一条 下一条
沉寂了相当一段时间的职业打假人王海在临近双11之际突然发表文章,抨击网购假货泛滥。对此,天猫双11发言人迅速做出正面回应:要彻底消灭假货,离不开对线下售假、制假者的追踪与处罚。该发言人不禁发问:“制假源头工厂该谁去打,你去吗?”
必须承认,电商销售的商品中确实存在不少假货,不过,是不是已经到了假货泛滥的地步,这不能只是靠感觉来臆测,必须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像笔者网购近10年只买到过两次假货。从打假角度说,王海们的知假买假打假,在过去的打假历史上的确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互联时代的当下,要斩断假货,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网购打假寄希望于王海们并不靠谱,还必须依靠电商平台的大数据。
道理不难理解,王海本人打假已超过20年,社会上也有不少像王海一样的职业打假人,甚至有的职业打假人成立了打假公司。但现实却是假货依然越多,这足以说明王海们打假并不靠谱。因为王海们打假往往为的是一己私利,是把打假当成一门生意来做,而非公益。他们除了买家打假索要赔偿之外,并不向职能部门举报,不会追根溯源的打假,彻底铲除假货,甚至有职业打假人通过买假行敲诈犯罪,打假完全沦为牟利。另一方面,从打假技术层面说,假货数量相对较多,王海们人数太少,连人海战术都没法开展,这决定了王海们能够买到和打掉的假货数量相当有限。换言之,王海们打假,除了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之外,对打假并没有实质性帮助。
近年来,电商平台则在打假上动作频频,利用大数据打假取得了不俗成绩,远远超过了王海们的打假成绩,电商平台在打假上的努力应当得到我们和王海们的肯定。据统计,电商大数据能力已具备每秒分析实时数据1亿次的能力,仅2015年就拦截涉假商品1.2亿余件。截止到2016年8月的一年中,阿里巴巴主动关闭了约18万个淘宝店铺。而且,电商平台打假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为他们提供线索,对假货生产是连根拔起。比如,去年一桩造假案件中,广州越秀区警方打掉两个团伙的5个线下运动服假货窝点,涉案金额达到2000万元,破案线索就来自阿里。今年4月,阿里巴巴与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一次集中打击互联网侵权假冒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义乌15个网络售假窝点和40多个售假网店进行了集中冲击。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阿里的协助下已经打击并关闭了约675个假货的生产、仓储或销售商家。
事实上从假货的现实面来说,电商只是让假货问题在大体量平台的集纳效应中被放大,让假货更容易被发现,并不等于假货只存在电商,也不等于电商假货就比线下更严重。相反,各个城市的批发市场、地摊上销售的很多商品就是假货,更不要说“XX皮革厂倒闭了,皮革老板负债跑路了”已经成了流行全国的假货“代言广告”,但这类假货却很少被王海们打假。
因此,打假不能指望王海们一己之私的打假,而是要依赖职能部门与电商平台合作打假,职能部门借助电商平台提供的大数据进行打假。同时,打假要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既要严打电商平台里销售假货的网店,也要查处线下销售假货的商铺、地摊,更要严惩背后生产假货的厂家。